我常常覺得,人類的家庭組織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關起門來,一家人不知道另一家人的隱私。人家說「家醜不外揚」,可是把自己家裡雞毛蒜皮的小事跟人家分享,即使發現每個人說的相似度總那麼接近,說來說去,人生就是那麼回事,卻還是很容易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不外是因為其中總有每個人自身的影子,原來我們都是這樣成長與生活的!


    所以這本書,說穿了是作者Lily Franky前半生的自傳,只是把焦點鎖定在他的家庭關係上而已。這樣接近於瑣事回憶錄的小說,描述得不好,很可能會變成無聊的流水帳,但是Lily用極其簡單的平鋪直述串起他與母親的一樁樁單一事件,卻還是惹得讀者一時哭,一時笑,穿透力道十足,我想也就是這份「同理心」的作用。


    作者的母親真是位堅毅的傳統日本女性代表,就好像萬千平平凡凡的母親一樣,平凡中見偉大。老公既不忠實又不負責任,她卻要苦往肚裡吞,在兒子面前表現出開朗積極的形象,並且對兒子的需求幾乎是有求必應,完全是一派慈母的形象,令人動容。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有刻意隱惡揚善,美化自己母親,就算有也是應該的,畢竟照他形容的,母親獨立撫養他,真的是非常辛苦。


    不過這本小說也是平實得可愛,除了母親之外,其他部分有很多作者個人片面的批評與觀點,譬如說對老爸的、跟他催稿的人和醫院的醫生、護士……等,甚至對葬儀社的獅子大開口,都批判得很平靜卻直接,很人性化。對錯姑且不論,這種發自內心的想法,近似於擺在心中不吐不快的直覺,反而給人心有戚戚焉的會心感受。


    這大概也是日本翻譯小說的特色──很多其實很有梗的驚奇,或是KUSO到令人噴飯的鳥事,卻還是用相當平靜的語氣來訴說,效()果依然十足,這就十分有趣了。


    例如說有一段人妖媽媽桑描述自己變性的往事,以為母親這輩子不會接受自己了,沒想到母親來信說:「不管你的身體變成什麼樣子,你永遠都是我的孩子啊……」沒有什麼特別煽情的字眼,卻有強烈的感染力。可見最動人的事物,往往就在最簡單的情感中。


    其實雖然作者的筆調平實,不過他仍然有企圖以自己的親子故事,拉高到芸芸眾生的認同中,就如他書名以東京鐵塔命名,譬喻日本人一窩蜂到東京謀生的遊子心情和弔詭心態,隱含著落葉歸根的終極思想。可惜我認為這部分並不是那麼成功,因為他都說了,他母親在東京適應得很好,只要是跟他在一起。


    然而把東京這個異鄉當故鄉,也未始沒有隨遇而安的快意,就像作者雖然初出社會時困頓到一個不行,簡直悲慘,但是終於能慢慢改善生活,最後回報母親的恩情,也稍解少小離家的思鄉之愁──有母親在的地方就是故鄉,哪怕母親是葬在東京鐵塔旁。


    很多人稍稍長大,就會急欲脫離家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覺得親情是種牽絆。然而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卻是那麼模糊又摸不著邊際,說穿了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最後只好落得庸庸碌碌。驀然回首,親人永遠在原地守護著你,而自己的孺慕之情也未曾稍減,反而因為生命之艱難,對於親恩有了另一番更深層的體悟。我想,這就是這本書如此感人至深的地方,恰巧喚起讀者的反省,親情是割捨不斷的,哪怕陰陽兩隔。因此,趁著還擁有的時候,好好把握吧!


    當初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因為擔心又要在電影院裡哭,所以選擇看書好了,躲起來偷哭比較不丟臉。現在看完原著,又發現原來松隆子也有客串,看來又要租DVD了──還是躲起來哭,不丟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傷心小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