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男?當初看到這個片名,我聯想到的是村上春樹小說裡那個倒楣窩囊的羊男,可是看了預告片裡的造型後,就肯定應該是跟村上春樹無關,而改把這部片當成是《魔戒》特效團隊另一部詭異的奇幻通俗劇,直到現在看了以後才恍然大悟,啊!竟然是這樣一部悲傷又魔幻寫實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1944年西班牙的內戰期間,一個愛讀奇幻故事的小女孩奧菲莉亞跟著懷孕中的母親,到森林裡投靠在法西斯政權下擔任軍職的繼父維達上尉。在途中,她無意間發現了一個精靈,隨著精靈的指引到迷宮裡見到一位牧神(羊男),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地底王國的公主,如果她想回到王國裡,就必須遵照羊男的指示完成三項艱鉅的任務,並且除了照辦,不得質疑。 奧菲莉亞因為執行第二項任務時偷吃了兩顆葡萄,惹火了羊男,使得她的母親終於難產而死。而疼愛她的女傭西蒂雅原來是山中游擊隊的內應,在被殘暴的維達上尉發現後而不得不逃走。奧菲莉亞孤立無助時,羊男給了他最後的機會,要她把剛出生的弟弟抱到迷宮裡,最後更要她用弟弟純潔的鮮血來祭迷宮,使奧菲莉亞陷入了自己和弟弟間只能擇一活命的痛苦選擇中……。 整部片的劇情可說相當陰森灰暗。很多觀眾看完本片,一定會開始討論奧菲莉亞整個的魔幻經歷到底是真的?還是根本是她幻想出來的呢?我想這是本片最最精采的地方,就是如此徹底打破了童話和現實之間的界線,把兩者做了緊密的結合,讓人在史實(西班牙內戰)和虛幻(羊男、蟾蜍精、食嬰妖怪……)之間惶惶惑惑,卻又清清楚楚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編劇兼導演Guillermo del Toro呈現出的邏輯太也高明! 如果根據創作意涵與片子開場和結尾奧菲莉亞流血的畫面,以及維達上尉看不到羊男來推論,那有關地底王國云云,很可能全部是奧菲莉亞幻想出來的,就算是曼陀羅根,也是她不知道哪裡揀來的(森林裡),而想像成是羊男交給她。最後的國王和皇后(母親),恐怕也是她臨終前終於得到解脫的快樂幻象。 這就是為什麼我前面說這部片子「悲傷」的原因──不管格林或安徒生童話故事中,主角們曾經多麼悲慘,大部分到最後都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在奧菲莉亞的童話幻想中,卻都無法超脫出現實環境的壓迫,反而虛構出一個必須通過重重難關的世界。她的繼父維達上尉根本是個殺人不眨眼、令人畏懼的威權就算了,連羊男都從一個帶給她希望的救星,變成了強迫她就範的另一個威權,這樣一個活在恐怖壓力中的孩子,發展出這樣粗暴的幻想,也就有跡可循了。 然而更叫人驚訝的是奧菲莉亞在幻想世界裡接受的嚴厲試煉,似乎已經超越了一個正常女孩子該有的膽量。面對怪物時的鎮定,無非是種渴望脫離現實困境的偏執,所激發出超乎尋常的無畏勇氣。 有關現實的部分,在維達上尉和游擊隊的對抗中,女傭西蒂雅和醫生可說是在他的眼皮底下搞鬼,甚至連廚房裡的傭人們也都是游擊隊的支持者。像維達上尉這樣心思縝密的惡魔,竟然都沒辦法在一開始便發覺,可見人要矇蔽起眼睛來,簡直無道理可說,這和奇幻世界裡眼珠子必須裝在手上才看得到的食嬰妖怪可說是相互呼應,而他們發現不對後的反擊也益發恐怖,這又是全片意念上的成功串聯,也是對人性描述上一再成功的地方。 本片儘管陰森又悲傷,卻絕無拖拖拉拉之嫌,現實和虛幻的交叉節奏快慢得宜,以羊男的初出場來說,既賣了關子又不至於吊人胃口吊到人不耐煩,且每次出現都很讓人期待。而不管是奧菲莉亞出任務時千鈞一髮的緊張氣氛,或是政府軍和游擊隊的對抗,都戲劇性十足,許多片段壓迫著叫人透不過氣來,達到了一部好電影極強的娛樂效果。 不過片中卻也出現了很多會讓觀眾起雞皮疙瘩的戰慄鏡頭,例如醫生拿鋸子要幫游擊隊員截肢,要鋸不鋸的、維達上尉對人體用刑前的精神折磨、維達上尉自己用針線對鏡縫合嘴皮,針刺進肉裡該有的痛……,這些鏡頭簡直就像希區考克恐怖片裡舉刀往觀眾刺來般強姦又凌遲觀眾的視覺,雖然說增加了內容的緊張,但實在有點太過火了。 至於本片橫掃各大影展,並且拿到今年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化妝和最佳藝術指導的成就,在此就不消多說了。不過還是要找個碴:那個維達上尉總不是虛幻的吧?可是他被西蒂雅在心臟部位刺了三刀竟然都完全沒事;縫嘴皮時竟然也不會流血,還能馬上喝酒;喝了高劑量的安眠藥居然還能追逐奧菲莉亞;甚至到最後還能清醒的想交代遺言,這……未免強得太莫名其妙了吧? 總之,這部片實在是超乎當初的預期,我深深著迷於整部電影冷灰色調的魅惑風格,出了戲院,腦海裡還不斷縈繞著片中的搖籃曲……揮之不去。唉!現實生活千瘡百孔,就如片尾開出那朵脆弱卻美麗的小白花,不用幻想麻醉自己,說到底有什麼意思呢? 私人評分:92分(滿分100分)
- May 01 Tue 2007 08:26
羊男的迷宮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